目的 总结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优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外伤后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05年2月-2008年11月40例采用常规筋膜切开减压术,2009年5月-2012年4月48例采用VSD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过程。 结果 VSD组创面愈合率(95.8%)高于常规手术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7,P=0.000);VSD组、常规手术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6 ± 5)、(22 ± 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8,P=0.000);VSD组、常规手术组患者平均花费的医疗费用分别为(5 100 ± 1 200)、(2 100 ± 1 00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80,P=0.000);VSD组患者满意率(97.9%)高于常规手术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6,P=0.000)。 结论 VSD术的应用令创面愈合时间进一步缩短,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Citation:
杨茜,刘冰莹.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与常规切开筋膜治疗的比较研究.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3, 28(3): 424-425. doi: 10.7507/1002-0179.20130135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李霞清, 曹阳, 张德清. 人工皮封闭负压引流术结合肌皮瓣转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2): 187-188.
|
2. |
裘华德, 王彦峰.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介绍[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 18(4): 233-234.
|
3. |
宋九宏, 裘华德.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35.
|
4. |
屈娅丽. VSD负压吸引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21): 2693-2694.
|
5. |
刘三风, 刘志豪, 戴志波.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 2009, 15(6): 66-68.
|
6. |
王小林, 邵景范, 杨小进, 等. 儿童严重创伤性软组织损伤的负压封闭治疗[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9, 30(7): 464-467.
|
7. |
高春来, 张向阳, 胡雁, 等. 冲洗加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感染创面体会[J]. 海南医学, 2011, 22(20): 83-84.
|
8. |
沈敏, 程长秀. VSD一次性负压引流的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11): 1845-1846.
|
- 1. 李霞清, 曹阳, 张德清. 人工皮封闭负压引流术结合肌皮瓣转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2): 187-188.
- 2. 裘华德, 王彦峰.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介绍[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 18(4): 233-234.
- 3. 宋九宏, 裘华德.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35.
- 4. 屈娅丽. VSD负压吸引治疗开放性骨折的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21): 2693-2694.
- 5. 刘三风, 刘志豪, 戴志波.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 2009, 15(6): 66-68.
- 6. 王小林, 邵景范, 杨小进, 等. 儿童严重创伤性软组织损伤的负压封闭治疗[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9, 30(7): 464-467.
- 7. 高春来, 张向阳, 胡雁, 等. 冲洗加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感染创面体会[J]. 海南医学, 2011, 22(20): 83-84.
- 8. 沈敏, 程长秀. VSD一次性负压引流的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11): 1845-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