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提高临床检验人员尿沉渣显微镜检中相似有形成分的辨认能力。 方法 通过分析2007年-2012年参加美国病理家协会和卫生部临检中心能力比对试验122份图片标本的回报结果,归纳尿沉渣相似有形成分辨认的主要错误,总结常见的尿沉渣中相似有形成分的形态特征和鉴别要点。 结果 122份样本中115份鉴定结果正确,7份鉴定错误,错误率5.7%。 结论 通过定期的学习和比较,使检验技师尿沉渣相似有形成分的识别能力得到提升,尿沉渣检验质量得到提高。
Citation:
黄玉霞,邓山鹰,陈姣,粟军. 尿沉渣中相似有形成分的特征及鉴别.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3, 28(7): 1074-1076. doi: 10.7507/1002-0179.20130332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李惊子. 尿沉渣显微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5(9): 780-783.
|
2. |
朱爱平. 尿沉渣显微镜检对肾脏病诊断的意义[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5: 332-332.
|
3. |
Turgeon ML, Ringsrud KM. Linne and ringsrud’ s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the basics and routine techniques[M]. Elsevier/Mosby, 2011: 362-364.
|
4. |
齐云. 尿沉渣镜检查中真菌孢子与红细胞形态的区别[J]. 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7(10): 947-947.
|
5. |
刘成玉, 罗春丽. 临床检验基础[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70-182.
|
6. |
吴晓蔓.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M]. 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111-112.
|
7. |
刘莉. 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J]. 中国医疗前沿, 2009, 8: 74-74.
|
8. |
顾可梁. 尿有形成分的识别与检验方法的选择[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8(6): 572-575.
|
9. |
朱苏熠.临床镜检学图谱[M]. 台北 :朱苏熠出版社, 1996:18-54.
|
10. |
张云虎. 尿沉渣实录彩色图谱[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156-176.
|
- 1. 李惊子. 尿沉渣显微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5(9): 780-783.
- 2. 朱爱平. 尿沉渣显微镜检对肾脏病诊断的意义[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5: 332-332.
- 3. Turgeon ML, Ringsrud KM. Linne and ringsrud’ s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the basics and routine techniques[M]. Elsevier/Mosby, 2011: 362-364.
- 4. 齐云. 尿沉渣镜检查中真菌孢子与红细胞形态的区别[J]. 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7(10): 947-947.
- 5. 刘成玉, 罗春丽. 临床检验基础[M]. 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170-182.
- 6. 吴晓蔓.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M]. 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111-112.
- 7. 刘莉. 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J]. 中国医疗前沿, 2009, 8: 74-74.
- 8. 顾可梁. 尿有形成分的识别与检验方法的选择[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8(6): 572-575.
- 9. 朱苏熠.临床镜检学图谱[M]. 台北 :朱苏熠出版社, 1996:18-54.
- 10. 张云虎. 尿沉渣实录彩色图谱[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15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