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人工鼻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方法 对2012年3月-10月16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通过气管导管口接人工鼻吸氧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 16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15例使用人工鼻,均无气管导管堵塞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于伤后14~22 d拔除气管导管;1例因伤后15 d转入医院时已患多重细菌肺部感染,予积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及同时使用人工鼻等治疗,于伤后38 d拔除气管导管。
结论 人工鼻用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中,能使开放式的人工气道处于封闭状态,温热湿化气道,过滤空气中的灰尘,达到氧疗效果,有效预防气管导管堵塞及肺部感染,缩短带管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Citation:
马红, 周敏, 陈晓娟. 人工鼻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2014, 29(4): 770-771. doi: 10.7507/1002-0179.20140233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盛志勇, 郭振荣. 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240-241.
|
2. |
何秀琳, 何艳红, 王丽萍, 等.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宁夏医学杂志, 2009, 31(12):1235.
|
3. |
郝厚碧, 刘文凤, 何桃敏. 人工鼻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10):2630-2631.
|
4. |
田春梅, 李德保, 段爱君, 等. 人工鼻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与干预效果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15):3153-3155.
|
5. |
蒋凤碧, 杨婕, 虞献敏. 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切开罩使用效果的临床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8):734-735.
|
6. |
郗玉芝.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管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18):1726-1727.
|
7. |
刘晓妍, 李晓英. 成人气管切开吸痰负压值的选择[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22):2023-2025.
|
8. |
翁惠英. 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15):1418-1419.
|
9. |
李有莲, 郭楼英. 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测与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2):63-64.
|
10. |
王才惠, 王京. 封闭式吸痰管及人工鼻与普通吸痰管的临床应用比较[J]. 山东医药, 2005, 45(31):56.
|
- 1. 盛志勇, 郭振荣. 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240-241.
- 2. 何秀琳, 何艳红, 王丽萍, 等.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宁夏医学杂志, 2009, 31(12):1235.
- 3. 郝厚碧, 刘文凤, 何桃敏. 人工鼻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10):2630-2631.
- 4. 田春梅, 李德保, 段爱君, 等. 人工鼻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与干预效果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15):3153-3155.
- 5. 蒋凤碧, 杨婕, 虞献敏. 气管切开术后气管切开罩使用效果的临床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8):734-735.
- 6. 郗玉芝.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管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18):1726-1727.
- 7. 刘晓妍, 李晓英. 成人气管切开吸痰负压值的选择[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22):2023-2025.
- 8. 翁惠英. 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15):1418-1419.
- 9. 李有莲, 郭楼英. 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测与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2):63-64.
- 10. 王才惠, 王京. 封闭式吸痰管及人工鼻与普通吸痰管的临床应用比较[J]. 山东医药, 2005, 4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