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探讨带蒂组织瓣修复下肢软组织恶性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1997年7月-2008年4月,收治15例下肢软组织恶性肿瘤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0~55岁,平均41岁。肿瘤部位:前足2例,足跟6例,踝部4例,小腿2例,腘后1例。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 × 4 cm~20 cm × 12 cm,分别采用足底内侧皮瓣或肌皮瓣(5例)、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5例)、 外踝上皮瓣(3例)、 小腿内侧皮瓣(1例)、 缝匠肌皮瓣(1例)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5.0 cm × 4.5 cm~22 cm × 14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 结果 术后5~6 d 2例皮瓣部分坏死,术后10 d 1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年,平均5.2年。2例患者因肿瘤转移死亡,3例局部复发;其余患者皮瓣质地、外观良好,肢体功能良好。获随访5年以上11例,5年生存率为73.3%(11/15)。 结论 根据肿瘤部位选择不同的带蒂皮瓣和肌皮瓣修复肿瘤扩大切除后组织缺损能最大限度减少肢体功能损害,保肢率高。
Citation:
李瑞君,路来金,刘鉴峰,张美英,刘彬. 带蒂组织瓣在下肢软组织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12, 26(3): 373-374. doi: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虞聪, 徐建光, 劳杰, 等. 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预后.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4, 20(2): 75-76.
|
2. |
姚伟涛, 蔡启卿, 王家强, 等. 三种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比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1, 25(7): 800-804.
|
3. |
刘佳勇, 方志伟, 王树锋, 等. 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的切除与修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0, 24(11): 1350-1353.
|
4. |
崔宜栋, 蔡锦方, 刘立峰, 等. 跟腱裸露创面的修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1, 25(5): 565-568.
|
5. |
刘彬, 路来金, 刘志刚, 等. 手部恶性肿瘤的诊治分析.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7, 23(3): 138-139.
|
6. |
邓国三, 邝石峰, 匡斌, 等. 修复重建外科技术在肢体软组织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8, 26(5): 563-565.
|
- 1. 虞聪, 徐建光, 劳杰, 等. 上肢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预后.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4, 20(2): 75-76.
- 2. 姚伟涛, 蔡启卿, 王家强, 等. 三种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比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1, 25(7): 800-804.
- 3. 刘佳勇, 方志伟, 王树锋, 等. 足跟恶性黑色素瘤的切除与修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0, 24(11): 1350-1353.
- 4. 崔宜栋, 蔡锦方, 刘立峰, 等. 跟腱裸露创面的修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1, 25(5): 565-568.
- 5. 刘彬, 路来金, 刘志刚, 等. 手部恶性肿瘤的诊治分析.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7, 23(3): 138-139.
- 6. 邓国三, 邝石峰, 匡斌, 等. 修复重建外科技术在肢体软组织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8, 26(5): 56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