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总结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及截骨融合术治疗半椎体畸形的疗效。 方法1998年8月-2009年4月,采用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及截骨融合术治疗9例胸腰段后外侧1/4半椎体畸形。男3例,女6例;年龄11~15岁,平均13.1岁。T8右侧1例,T9左侧1例,T10右侧2例,T12右侧2例,L1右侧2例,L2右侧1例。Cobb角(59.4 ± 2.8)°;C7偏离骶正中线11~32 mm,平均19 mm;胸椎代偿弯Cobb角(21.0 ± 3.4)°。MRI检查未见脊髓明显畸形。 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X线片复查示脊柱畸形均明显改善,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2~4个月。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6个月,平均40个月。术后3个月侧凸均显著改善,Cobb角(16.8 ± 1.9)°;末次随访Cobb角未丢失,为(18.6 ± 2.7)°;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lt; 0.05)。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及截骨融合术创伤小,可以纠正侧凸畸形、平衡脊柱,是治疗半椎体畸形的有效方法之一。
Citation:
王长峰,周建中,施政,刁鹏飞. 短节段截骨融合在半椎体畸形中的初步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12, 26(9): 1142-1143. doi:
Copy
Copyright ©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of West China Medical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1. |
詹新立, 肖增明, 沈建成, 等. 小于4岁的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附 8例临床分析)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 28(5): 757-758.
|
2. |
仉建国, 邱贵兴, 刘勇, 等. 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矫治脊柱侧后凸. 中华骨科杂志, 2004, 24(5): 257-261.
|
3. |
刘祖德, 贾连顺, 袁文, 等. 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 10(13): 1305-1307.
|
4. |
肖嵩华, 张雪松, 陈超, 等. 一期前后路联合或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 20(9): 736-740.
|
5. |
程富礼, 张庆玉, 宋相建, 等. 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0, 9(4): 279-280.
|
6. |
詹世强, 王义生, 马元琛, 等. 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7(3): 168-171.
|
- 1. 詹新立, 肖增明, 沈建成, 等. 小于4岁的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附 8例临床分析)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 28(5): 757-758.
- 2. 仉建国, 邱贵兴, 刘勇, 等. 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矫治脊柱侧后凸. 中华骨科杂志, 2004, 24(5): 257-261.
- 3. 刘祖德, 贾连顺, 袁文, 等. 胸腰椎半椎体畸形的手术治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 10(13): 1305-1307.
- 4. 肖嵩华, 张雪松, 陈超, 等. 一期前后路联合或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0, 20(9): 736-740.
- 5. 程富礼, 张庆玉, 宋相建, 等. 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0, 9(4): 279-280.
- 6. 詹世强, 王义生, 马元琛, 等. 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7(3): 16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