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Author
"冯黎维" 13 results
-
【摘要】 目的 观察红外线治疗对预防患儿尿道下裂术后切口感染、尿瘘等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3月将104例尿道下裂术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红外线治疗仪局部照射,2次/d,20~30 min/次,至拔除尿管。 结果 治疗组伤口循环良好,龟头水肿、伤口渗出及尿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 结论 应用红外线治疗预防患儿尿道下裂术后切口感染、尿瘘等并发症,疗效满意,操作简便,经济实惠。
Release date:2016-09-08 09:25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患儿在围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6例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患儿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除1例术后放弃治疗,5例术后因新生儿肺炎转入新生儿科继续治疗外,其余20例均痊愈,平均住院日为10天。结论:对本组患儿通过术前积极保暖,有效的胃肠减压,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术后采取加强气道湿化,胸部物理疗法等措施进行呼吸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合理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
Release date:2016-09-08 10:14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总结慢性脓胸患儿电视胸腔镜下行脓胸纤维板剥脱术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方法对2010年8月-2011年10月36例行电视胸腔镜脓胸纤维板剥脱术的慢性脓胸患儿,术前进行规范的呼吸道管理、准确的呼吸功能评估、有效的心理支持及营养支持,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管道管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等,使患儿顺利完成手术并安全渡过愈合期。
结果术后患儿住院9~15 d,出院时胸部X线片提示患侧脓腔消失,肺脏膨胀良好,均无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发生。36例患儿门诊随访6~18个月,均无复发,恢复良好。
结论对脓胸患儿进行术前及术后心理、疼痛、呼吸道及康复等综合护理干预,利于其术后康复。这对安全有效地开展胸腔镜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物理治疗在新生儿经会阴肛门形成术中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103例新生儿肛门直肠畸形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实施物理治疗。结果:物理治疗实验组患儿肛周的局部红肿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物理治疗能降低新生儿经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Release date:2016-09-08 10:14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塞原因,寻求措施以减少堵管发生率。
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3月97例留置PICC发生管道堵塞的患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堵管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
结果97例PICC置管患儿中,17例发生堵管,发生率17.5%,堵管后再通成功12例。低年资护士维护者堵管发生较多;夜间堵管较多。
结论针对新生儿PICC堵管的主要原因给予相应护理干预能降低PICC堵管率。
-
目的 评价留置针在新生儿治疗中不同穿刺部位的留置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65例新生儿分为两组,A组139例经头皮静脉穿刺,B组126例经四肢静脉穿刺。观察比较两组留置针使用时间、局部有无红肿、脱针、液体外渗和不滴情况以及停止使用留置针的原因。 结果 B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A组、外渗率与局部红肿率则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在妥善固定的情况下,新生儿四肢静脉留置效果优于头皮静脉。
Release date:2021-06-23 07:35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摘要】 目的 讨论提高规范化护士专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培训方法。 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3月采用自制教学进度调查表,对在入科轮转的69名规范化护士进行儿外科护理知识技能了解,并制定个体化教学计划,提高教学培训质量。 结果 学员满意度达91.4%、下一轮转科室老师对学员工作质量满意度达84.9%,规范化培训满意度明显提高。 结论 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可为临床培养出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扎实专业知识和过硬技术水平的护理人才。
Release date:2016-09-08 09:2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摘要】 目的 总结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 对2009年1-12月收治的64例患者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对其临床及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11个月~31岁,中位年龄5岁。尿道下裂分型:Ⅰ型11例,Ⅱ型53例;均伴不同程度阴茎下曲。 结果 经手术治疗及术前、术后有效护理,64例患者阴茎下曲均已矫正,围手术期平稳,切口愈合。尿道口位于龟头正位,包皮分布均匀,能站立排尿。 结论 良好的护理对策可减少尿道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身心健康的恢复。
-
目的 讨论项目管理在提高小儿外科血标本合格率中的作用。 方法 2011年2月-12月,针对小儿外科血标本不合格率的影响因素,采用项目管理方式,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对护士进行血标本采集知识和操作培训与考核。 结果 项目实施后,护士血液标本采集知识和穿刺成功率大为提高,标本不合格率得到有效控制,患儿家长对穿刺的满意度提高。 结论 项目管理形式能促使护理管理者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高病房管理质量。
Release date:2016-09-07 02:34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畸形之一,而手术是目前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在治疗患儿尿道下裂的同时也带来了疼痛问题,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为提高护理人员对小儿尿道下裂术后疼痛现状的认知,针对性地开展护理、科研工作,该文从小儿尿道下裂术后疼痛调查现状、影响因素、导致的后果、治疗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家长参与疼痛管理等方面作一综述。
Release date:2017-12-25 06:02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