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Author
"廖燕" 19 results
-
目的在重症医学科(ICU)开展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医护一体合作的工作模式,以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解决重症患者置管的相关问题,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
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3月入住ICU的置入PICC的患者229例,按照入住日期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两组CRBSI的发生率和PICC置管成功率。
结果试验组CRBS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PICC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ICU构建PICC医护一体的工作模式,能显著提高重症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CRBSI发生率,减少了重症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患者外周静脉,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
【摘要】 目的 比较小儿全麻术后入麻醉苏醒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经口与经鼻吸氧效果及舒适度。 方法 2009年4-5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50)。A组为入PACU时先经口吸氧5 min,再经鼻吸氧5 min;B组为入PACU时先经鼻吸氧5 min,再经口吸氧5 min;分别观察吸氧前后的呼吸、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舒适度的改变。 结果 两组经口和经鼻吸氧后的SpO2和舒适度比较,两种吸氧方式吸氧5 min后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SpO2(Plt;0.05);经鼻吸氧比经口吸氧能够更好的改善患儿的SpO2(Plt;0.05);经口吸氧的舒适度优于经鼻吸氧(Plt;0.01)。 结论 患儿不能耐受经鼻吸氧时,可考虑经口吸氧,以改善患儿的氧饱和度和吸氧的舒适度;患儿处于缺氧状态,优先考虑经鼻吸氧能更好的改善患儿的SpO2。
Release date:2016-09-08 09:51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 探讨推行品管圈建设及实施岗位、流程、制度三结合在提升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效果。 方法 2011年7月起,通过品管圈建设和采用岗位、流程、制度三结合管理模式,对财务管理实行全面改进与提升。 结果 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保障和促进了院里科室、部门及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对于医院的顺利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收到良好效果。 结论 提升财务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推行品管圈建设,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形成良性循环和长效机制,为医院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是财务管理不断努力的方向。
Release date:2016-09-08 09:1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 总结和验证小卡子在防止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液及管喂药物后2 h内发生外溢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2011年5月-8月将ICU收治的80例需管喂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管末端盖子封闭胃管,试验组采取胃管远端加设小卡子夹闭胃管封闭法,比较两种方法在预防胃内容物外溢中的作用及效果。 结果 试验组患者无1例发生胃内容物外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卡子夹闭胃管可有效防止胃内药物或营养物质丢失。 结论 在胃管远端使用小卡子夹闭胃管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胃内容物外溢发生率。
Release date:2016-09-08 09:12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nurses' engagement in working.
MethodsModified Gallup's Q12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survey ICU nurses of our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QCC was carried out, and then we compared the engagement scores.
ResultsBefore and after QCC was carried out, ICU nurses' engagement scor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QCC in the ICU is an effective way of improving ICU nurses' engagement,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
-
目的观察麻醉苏醒室(PACU)患者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时纠正患者的高血压、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等。
方法2012年7月-11月对全身麻醉手术后入PACU的8 44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术后麻醉苏醒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为4.6%(388/8 440),低血压的发生率为0.3%(22/8 440),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1%(89/8 440)。
结论对入PACU的患者应进行全面评估并在PACU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减少PACU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在PACU期间的安全复苏。
-
【摘要】 目的 总结密闭性燃烧致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护理。 方法 2009年6月-2009年8月,针对2例密闭性燃烧致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成立多学科医护人员救治小组,以特别的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予以全力抢救。 结果 1例患者38 d后因病情突变死亡,另1例患者病情平稳,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结论 多学科护理合作是吸入性损伤合并特重烧伤患者救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Release date:2016-09-08 09:51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
-
目的探讨移动式床旁CT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3日08:00-10月15日21:10使用移动式床旁CT行床旁CT检查的97例患者临床资料和检查过程中的护理。
结果移动式床旁CT的准确应用及时为医疗提供诊治依据,在患者病情变化时,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了解颅内的病情并及时作出处理,减少对患者的转运,增加其安全性,对提高医护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本组9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CT检查,未出现安全隐患。
结论在神经ICU使用移动式床旁式CT可以及时地发现患者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变化,有效地避免搬动患者外出检查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
地震伤以其不可预见和复杂性,以及较长时间的压迫,常常引起有严重的挤压综合征(CS)甚至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在监护治疗过程中稍有疏忽就可导致死亡。采用多指标、多系统、连续全面监护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Release date:2016-09-14 11:56
Export
PDF
Favorites
Scan